第238期 - 湘厨小炒

封面图拍摄于经常去吃的一家湖南菜小馆子,在银天金城店,不是很远,从公司走路可以过去,老板挺好,全部现炒,锅气很足,价格不贵,每次都提前15min点好,到了一桌满满的菜,附近小伙伴可以去试试。

记录每周看到的接地气的潮流技术,筛选后发布于此,觉得不错可关注此周刊,方便获取更新通知

潮流工具

这个 Figma Design for beginners 值得一看
https://help.figma.com/hc/en-us/sections/30880632542743
这个 Figma Design for beginners 值得一看,挺适合会 Sketch 但是又想了解些细节或者想学习设计的入门同学,将从头开始设计一个作品集网站,涵盖基础内容,如形状、文本和框架,并探索更高级的功能,如自动布局、组件和原型设计等方面,学完基本可以出师。

这个免费的摸摸鱼计时器做得挺好的
https://momoyu.app/
这个免费的摸摸鱼计时器做得挺好的,非常可爱的 Mac 桌面应用,我反而感觉他更像是一个简单的专注计时器,摸鱼更少,那岂不是做专注的事情更好,哈哈,我反向思考了。

将你现有的设备统一为一个强大的 GPU
https://github.com/exo-explore/exo
exo 这个思路蛮好的,将你现有的设备比如 iPhone、iPad、Android、Mac、NVIDIA 统一为一个强大的 GPU,然后项目本身支持各种不同的开源模型,并提供 ChatGPT 兼容的 API 可对外使用。

AI 自动量化交易机器人 Qbot
https://github.com/UFund-Me/Qbot
在 GitHub 发现一个有意思的项目,AI 自动量化交易机器人 Qbot,完全本地部署, 文档描述 Qbot = 智能交易策略 + 回测系统 + 自动化量化交易 + 可视化分析工具 的方式,虽然 UI 一般般,但后端思路其实挺值得学习的。

CS-CN 的自学计算机科学
https://github.com/izackwu/TeachYourselfCS-CN
这个自学计算机科学,我感觉挺适合当前比较火的氛围编程但不是科班的小伙伴,借此可以了解一些计算机的基础,可以很好防止 “快给我变一个东西出来,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可以变出来” 的问题。

随便看看

哈哈哈 我也给 Claude Code 加上了八荣八耻,好用! 以暗猜接口为耻,以认真查阅为荣。
以模糊执行为耻,以寻求确认为荣。
以盲想业务为耻,以人类确认为荣。
以创造接口为耻,以复用现有为荣。
以跳过验证为耻,以主动测试为荣。
以破坏架构为耻,以遵循规范为荣。
以假装理解为耻,以诚实无知为荣。
以盲目修改为耻,以谨慎重构为荣。

Hacker News 上看到一个有意思的技巧
Hacker News 上看到一个有意思的技巧,用谷歌搜索的时候,在你的关键词后面加上 -fu*k,广告和 AI 概览就没有了,给你一个干净的搜索效果,可去试试看。

随便写写

周末深度对比了下 Codex 和 Claude Code

周六深度对比了一天 ChatGPT 的 Codex 和 Claude Code,早上刚开始继续包月 ChatGPT Plus 的的时候,安装完 VSCode 的 Codex 体验下来,第一感觉是,Codex 插件的产品交互、模块展示丰富上完全强于 Claude Code,每个步骤展示也清晰的,代码改动对比也舒服的,而且甚至用了很久都没有之前的 Claude Code 的防沉迷设计,一时都不适应,甚至认为 OpenAI 真良心。

但是发现碰到难解的疑难杂症,Claude Code 的逻辑清晰度思路完胜 Codex,虽然 Claude Code 命令行本身非常毛坯的效果,但是完全不影响能力的展示以及问题的解决,Anthropic 虽然政治上不咋地,对用户也有点不客气,但真有两把刷子,不影响继续付费,打算等合适价格买点儿 Amazon 的股票。

这也和当前很多大模型产品一样,其实单纯的把产品工具做好的阶段感觉也快过去了,「模型即产品」的概念再一次被突出重点,产品交互在好,在用户对于他的需求面前,最重要的还是模型本身的能力,交互变成了锦上添花,模型能解决问题变成了取胜关键。

回到大模型公司而言,的确变成了谁掌握模型训练,谁就掌握未来,当前的 AI 竞争也不是像上一代那种应用创新的竞争了,卷不出啥来了,而是技术创新的竞争,如果下游依赖的模型能力不完善,直接去卷应用本身意义不大,单纯没有模型能力的公司去套壳弄 AICoding 编辑器的意义也不大。

不过也有不少小伙伴认为 Codex 更牛逼,应该还是场景不一样导致,或者是由于我们使用的是低思考模式导致的问题,然后我周日又深度试了试。

补充周日的,这天用的 GPT 5-high,在 Mac 应用开发场景偏 Swift,会涉及到调试编译应用,还是 Claude Code 给人感觉更好一点,不过设置到 high 之后,相比昨天的 low 好了不少,但是也慢了很多,因为会需要思考很久,后面可以优先 用 Claude Code,到了防沉迷的时候 就 CodeX。